买竞彩篮球彩票app

图片

加快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山西省加快推进“五大基地”建设系列综述之一

来源:山西日报 2024-08-22 15:54 浏览量:5257

在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进程中,山西省提出加快推进“五大基地”建设目标,“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列其首位。

  煤炭绿色开发利用是能源产业转型重要组成。近年来,山西省积极调整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不断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安全性;积极探索绿色开采技术,加强对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均取得明显成效。

  2023年,山西省煤炭产量完成13.78亿吨,以长协价保供24个省份电煤6.2亿吨,增量、总量取得两个全国第一,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1%。

  大力提升煤炭产业现代化生产水平

  加快优质产能煤矿投产达效,不断提高先进产能占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综合施策,山西省正不断提升煤炭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

  入秋的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矿,一处建筑掩映在绿树浓荫中。踏足矿区,最直观的感受是这座矿井的现代化程度之高和产能之先进。从2009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始,塔山矿已连续15年保持了年产千万吨以上的良好态势,矿井从装备、工艺、工效到成本、单产、单进等多项技术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主力生产矿井名不虚传。特别是近年来,按照“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工作思路,塔山矿引进了集掘进、支护、除尘为一体的“九臂掘锚一体机”,人工效率提高了40%,实现了效率、效益的双提升。

  置身山焦华晋锦瑞煤业的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井下工况实时画面和各种数据清晰可见。在这里,只需轻轻按下总控启动按钮,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上的各种设备便渐次开启,割煤、推溜、移架一气呵成,滚滚乌金随着输送机源源不断地运送至地面。清洁高效的采煤场景让人震撼,数字化已经赋能煤炭采掘全过程,“灰头土脸”的生产环境成为过去式,现代化场景不断“上新”,牵引煤企加速蝶变。

  建设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将5G技术全面引入智能煤矿,推动煤炭开采由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打造煤炭无人(少人)智能开采新模式,建设智能矿山和智能综采工作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已累计建成128座智能化煤矿、1491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3200处无人值守硐室,所有重要作业地点实现无监控不作业,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坚决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全省煤炭产量在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亿吨的基础上,2023年达到13.78亿吨,连续4年总产量保持全国第一。按照规划,到2025年,山西省煤炭产量根据国家保供需要稳定在合理水平,大型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左右,智能化煤矿达到300座;到2027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与此同时,山西省还积极推进煤炭洗选行业产业升级,坚持“总量控制、减量置换、环保优先、市场淘汰”的原则,淘汰落后过剩洗选产能,积极开展井下选煤厂试点示范,提高环保标准、洗选煤企业(厂)先进产能占比、装备水平以及规模化水平,着力提高全省原煤入洗率,促进全省煤炭洗选行业产业升级、规范发展。

  积极推进煤矿绿色开采试点示范

  位于长治市郝家庄村的高河能源,井田内压覆村庄多,“三下”压煤总量占比高,充填开采意义重大,被优先确定为潞安化工首个充填开采试验矿井。2021年8月,其充填开采项目建成投产以来,目前已逐步建成“规模量级最大的绿色开采矿井和综合绿色开采技术最完整矿井”。

  充填开采实践中,高河能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采模式。一方面,探索出“长短壁充填开采+沿空留巷无煤柱”智能化联合开采模式;另一方面,形成“三精两高一智能”充填模式,具体包括研发高细破碎机实现矸石加工“精细化”、应用配比搅拌自动化系统达到膏体配制“精确化”、布置管路监测系统做到预防事故“精准化”,采用大功率充填泵促使充填采煤“高产化”、使用隔离充填液压支架推进隔离凝固“高效化”,应用膏体充填智能控制系统达成充填采煤“智能化”。

  通过充填开采,井下释放了大量常规工艺无法回采的边角煤资源,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同时避免了矸石占压土地,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减少地面沉降,促进了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实现。

  毗邻管涔山脉的山西焦煤汾源煤业,邻近汾河源头。如何在开采煤炭的同时保护好地下含水层结构,守护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汾源煤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历经两年邀请科研院所、咨询专家完成多项论证报告后,汾源煤业于2013年10月全面启动我省首个煤层底板注浆加固工程,拉开绿色保水开采的帷幕。2020年,汾源煤业成为我省首个尝试在地面对奥灰水隔水层进行改造、实现煤矿安全带压开采的试点单位。

  截至2023年底,汾源煤业先后完成多个工作面的底板注浆加固改造,矿井总涌水量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安全、环保、效益的完美统一,打造出了煤炭资源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的创新模式。

  积极推进煤与瓦斯共采,探索煤炭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开展井下选煤厂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煤化电热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建煤矿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和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试点示范……

  在煤矿绿色开采试点示范工作中,山西省高招迭出、好牌连连。

  让传统高碳产业成为降碳先锋

  座座“零碳矿山”的建设,正在让传统高碳产业向绿而行。

  在省发改委公布的首批创建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试点名单中,余吾煤业名列其中。通过积极探索“零碳矿山”的实现路径,余吾煤业已创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零碳矿山”样板:瓦斯多级利用变废为宝,全面实现井下抽采瓦斯“低负压乏风氧化、高负压瓦斯发电”的瓦斯利用模式;开发余热利用项目,提高余热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及余热能源利用效率;围绕生产工艺改进、煤矸石综合利用开展降碳行动,通过“动筛矸石再选工程”提升环保效益;改造亮化矿区并新建车辆自动冲洗装置,整治人居环境,绿化面积达可绿化面积98%以上。

  加快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加大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力度,山西省多向施策,积极推动矿区大规模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太原西山地区曾是“一五”时期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由于长期的采煤、洗煤、炼焦等生产活动,这里形成了约112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和约10平方公里的山体破坏面,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太原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方式,让昔日的荒山秃岭崛起山林花海,垃圾山成为万亩生态园,粉煤灰堆上建成了西山长风城郊森林公园,污染带变身植物园……通过治理,累计建成18个城郊森林公园,完成造林绿化20余万亩,治理破坏面1万余亩,林木覆盖率由不足20%上升到80%左右,实现了由“黑”到“绿”的华丽转身,并为招商引资、文旅发展、群众就业带来众多机会,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谁破坏、谁修复,全省大力落实采矿企业矿区治理责任,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出台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持续做好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助推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将达到1万公顷。

  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建设是战略和系统工程。一项项工作的开展,将有力推动山西省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并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助力山西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跨越。(记者贺锴)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